新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穿越小说 >覆清1796 > 第二百五十八章 第一次中外商务会议

第二百五十八章 第一次中外商务会议(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嘉庆二年八月初二,广州,十三行经济法庭。

三行是清政府与外国商人之间的中间人,实际上就是等同于代表清政府实行“国营国际贸易”,洋商的买货,必须在十三行买,洋商的卖货,也必须在十三行卖,其中,不管是纳税、送礼还是禀告大事小事都在十三行进行。

如果有世界贸易的大商船来到口岸,就必须有善于语言翻译与沟通商情的洋行商人出来做接待,官府人员则备酒席,设宴会招待,后来这也就成为了其贸易仪式。这样的有秩序、有条理的经商模式,使得当时的清政府国力越来越强大,经济越来越发达。

随着对外贸易越来越发达,口岸的人口流量也越来越多,这也就免不了其他国家地区等的文化意识的流入,所以同时也开始了一股中外思想文化、人文习俗之间的碰撞,为清朝当时的社会文化带来了一股新潮流。

同时,政府方面也出台了一些相关政策,十三行为了促使外国商人能够公平、公正、诚实、诚信地进行经贸往来,经过行商和夷馆共同研究制定了十三条行规,并确定为法定条款共同执行遵守,此行规成为第一部世界经济贸易制度体系。

随后,本着这一制度体系公平的规则、诚信的精神进行贸易,大家也都遵守的很好。

当然,贸易中一些各种各样的纠纷还是难以避免的,所以,专门处理贸易纠纷的广州十三行经济法庭便应运而生。

只是平常门可罗雀的地方,今日却是人头涌动、门庭若市,此时这里不但聚集了国内外的商人,也聚集了很多看热闹的百姓。

“德拉蒙德先生,你可知他们找我们来是商议什么事吗?”作为一个来中国行商的新人,克鲁森认识的人并不多,看来看去,也只有好心的德拉蒙德能说得上话。

“具体的我也不知道,不过.....”说着,德拉蒙德四下张望了一圈后笑了笑接着道:“不过看样子应该是好事。”

“唉!不管怎么样,我还是希望他们能早日放行,我们也好早日离开。”说到这儿,克鲁森忽然想起了什么,连忙郑重的对德拉蒙德躬身行了一礼后接着道:“对了,非常感谢德拉蒙德先生您的帮助,不然的话我们也不会这么快就处理掉我们的货物。”

“不必客气,帮助朋友是应该的。”德拉蒙德见状连忙扶起克鲁森后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再说了,我也没帮上什么忙。”

克鲁森闻言正准备开口说些什么时,一声高喝打断了他的动作:“讨虏军总帅到!”

随着高呼声传来,人群先是一静,随后便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黎汉明先是微笑着对外面的看热闹的百姓挥了挥手打过招呼后,才一边微笑着走进了内外商人聚集的经济法庭里面。

“英国商馆大班德拉蒙德见过黎大帅!”

“英国东印度公司特使费德里克.戴尔见过黎大帅!”

随着黎汉明的到来,率先上前用西方礼仪见礼的是英国商人的两个代表。

黎汉明见状也是笑着拱了拱手回应道:“你好你好,欢迎来到中国!”

随后,德拉蒙德身旁的两个俄国人也紧跟着见礼道:“见过中华讨虏军大帅!”

一旁的潘有度见状则连忙帮着介绍道:“大帅,他们沙皇俄国的代表,这是希望号船长克鲁森,这是涅瓦号船长里相斯基。”

黎汉明闻言点了点头后笑着回礼道:“你们好,欢迎来到中国行商。”

当然了,黎汉明只管用汉语回应,剩下的自有专门的翻译来翻译给这些外国人。

其实,除了与俄国商人交谈需要专门的翻译外,黎汉明与其他国家的商人交谈的翻译事宜都由潘有度完全负责了,因为潘有度除了会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外,葡萄牙语、西班牙语、荷兰语、法语以及倭语潘有度都有涉猎。

随着一路见礼下来,潘有度完全化身成了秘书:“大帅,这是荷兰商馆大班杰弗里·埃迪。”

“大帅,这是葡萄牙伪督边度,葡萄牙商馆大班尤拉伊·库珀。”

“大帅,这是西班牙商馆大班瓦西利斯·布克。”

“大帅,这是法兰西商馆大班齐达内·雷瓦,这位是传教士百多禄。”

“大帅,这是倭国商人中井大介和小泉源二。”

“大帅,这是广利行的卢观恒、义成行的叶上林、东兴行的谢有仁、兴泰行的严启昌.......”

“.........”

一路下来,黎汉明感觉脸都笑僵了,但还是一一笑着回应道:“你好你好,欢迎来到中国。”

黎汉明也没想到,这一口通商的威力竟然如此之大,这里差不多聚集了来自当今世界上有能力出海的所有国家的商人。

以今人的眼光看,十三行对待洋人的手段可谓令人发指,他们把前来贸易的洋人圈禁在为称为商馆的固定区域内活动。

里面设有办公室、仓库、宿舍乃至妓院,没有官府的首肯,洋商们无法随意外出。

按照惯例,来中国贸易的洋人,每年可以有几次旅游机会,不过要限定名额,人数一般不能超过十人。

此外,早期来中国的西洋人还被禁止学习中文,不得购买任何中文书籍,更不可能私自与官府沟通,若是有非常必要的文件传递,也要通过十三行的买办们转达才行。

如今虽然放开了学习中文的禁令,但能完全听懂中文的外国商人还是很少,大多数时候还是得通过洋行的行商来沟通交流,这也便是潘有度等行商会一门或数门外语的原因。

当然了,在近代的中西方冲突史中,有一个细节往往会被人忽略,常年居于广州,并以中外贸易为生的商人集团,恰恰是反对洋人最凶的团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