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兰江上的日与夜 第153章、骡车马车(2 / 2)
“耗子你不累吗?”眼见李皓这副活蹦乱跳劲,杨旗两手平搭着枪,跟扛了个扁担似的,气哼哼说道。
“你要是不累就给爷背点,出发前就是你这个狗*的说要多带点压缩饼干,压死老子了。”说着,杨旗扭了扭胯,确实,他不仅背了自己的行军包,包上还格外吊了两桶马口铁罐子装着的压缩饼干。好家伙,压缩饼干个顶个都是砖头样厚实,两桶加起来能有五斤重。可能是杨旗刚背起包觉得自个习惯了,年轻力壮再加点无所谓,等到连续走了十几二十公里,自然觉得,啊,越来越重越来越重……
但是李皓当时就是抱着逗一逗的心思说的,现在但凡回杨旗一句,那就是他输,于是人家的回答方式就是举起自己少了指头的那只手,抱以半是同情半是嘲讽的贱笑,无声胜有声,简直就是在说:
你好意思让我一个残疾人替你背?
沈如松看着这两个夯货在哼哼唧唧,他嘴里嚼着硬糖也不做声,他做什么声?有力气讲话就说明负重还是轻了,没看到刚分来的那些新兵只剩吐舌头喘气的份了?讲话?就是现在有条龙飞过去了,他们也得呆了一会儿才发现得了。
要是在训练时候,沈如松说不定会替人端端枪减轻下重量,可现在是行军,其他可以帮拿,但是枪、干粮袋、胸挂马甲是绝对不可能替人拿的,至于行军包?都说了放骡马大车上,非要有本事多背三十斤那请随意。
沈如松带头走在最前,邓丰押队在后,这兵痞对付走不动的兵只有一种解决办法,那就是枪托和皮靴,在挨打和继续走之间总得挑一个。他也不会顾忌男的女的,一脚下去自个儿忍着吧,有本事就把坐骡车上的兵赶下来干一架,谁赢了谁坐上去。
对于2班的兵来说,长距离行军又不是头一遭,他们当初可是绕着千山走了一个多月,比起在暴风雪里苦苦煎熬,一天走二三十公里跟享受也没差了,好歹能边走边聊,眼睛顺便瞟瞟路过的女兵,如果是混熟了的,高兴了让揩油也不是不行。条令归条令,班长的眼睛是挂在天上还是脑门顶了个雷达?
沈如松的注意力自然不在男男女女的事上,他比较关注辐射值。随着慢慢靠近北琴基地,他注视着腕表的辐射计数指针靠近了黄色区域,这意味着在本区域内的平均辐射剂量未超100毫西弗,属于安全区域。但若是达到100以上400以下便属于低风险区,长期滞留会引起慢性疾病或明显的身体不适。超过1小时的室外活动必须穿戴防辐组件。
这次是要深入同安岭,那里是强辐射区,一旦越过了珲江就要全员穿戴防化服,那种以阻燃橡胶为材质制造的作战防化服。从头到脚全部覆盖,只露出脸,而脸部要么戴着全罩式防毒面具,要么是熟悉的两件套,风镜加半罩式呼吸过滤器,后者是班排长专用,因为他们带有指挥职责,需要更广泛的视野。
若是在弱辐射区活动,也就是不超过黄林兵站这一块,嗯,就是那个请补给车队喝过自酿苹果酒,却被兽潮余波冲毁的小小兵站。在这片区域活动,每人往胸口、裆部套上铅衬护套就够了。
至于辐射沉淀到底对身体伤害多大,大家非常默契地不聊这个事,反正人人都知道辐射病理学向来是各类医院的招牌科室,出地下城服役,总能在上行隧道碰见一卡车一卡车送到疗养区的伤残兵。
辐射唯一比较好的地方,估计是有助于植物生长?沈如松如是想到。
通讯器传来扎营的命令,四声短哨在长长的队列交替响起,士兵们如释重负地停下。战斗部队还好,其他两个从基建兵抽兵补员的步兵营便表现不咋地了,不少新兵直接就向后仰去,被背包带倒。
“怎么想到在这么个晦气的地方扎营?”陈潇湘牵着马走到沈如松身边说道。
“那不然去林子里吗?”沈如松瞥了眼她的战马,这头叫“迅卡”的瑠灰色骏马此前一直在延齐基地里养着,也不知道陈潇湘用了什么法子让人给捎了过来,本来她的骑兵班就是因为缺编所以临时凑成3班的,补充一来,又变回了原来的9人骑兵班。
“上来。”陈潇湘说道。
“上来什么?”沈如松以为自己听错了。
“我说你叫你上来。”陈潇湘不耐烦道。
“你疯啦?”光天化日之下,同骑一匹马也真不怕死啊。
陈潇湘扬脚踢了沈如松一下,她勒住缰绳,鄙夷道:“烧草!烧一圈草!喷火器在你们工兵身上,你想让我们拿刀子去割吗?”
沈如松回头看了眼向荒野中斜过去的队列,他脱掉头盔抓了抓汗湿的头发,说道:“我会带人去的。”
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