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回到京城帝国弃儿(1 / 2)
忌讳这种东西,一旦被触犯,容易产生破窗效应。
更何况带头的还是皇帝。
孟津的大小官员视李韬之言如圣旨,像包拯一样拿起筷子品尝了起来。
真把鱼肉吃到肚子里了,他们赫然发现原本看似不可触犯的忌讳,其实也就那么一回事。
鲤鱼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大明国姓还是朱呢。
也不见大明皇帝禁止吃猪。
说来也巧,李韬在吃着鲤鱼的时候,也想起了历史上老朱家对猪的忌讳。
跟这个时代的朱元璋一样,历史上的朱元璋从未禁止吃猪。
只不过不准百姓把猪叫猪,而是叫“彘”、“豕”、“万里哼”等。
搬出《禁猪令》的是正德皇帝朱厚照。
不过该令仅推行三个月便惹得民怨沸腾,后来被废止。
除此之外,朱厚照还曾修建豹房以供享乐。
李韬在长安修建豹房,就是从他这得到的启发。
而他的豹房和朱厚照的豹房在本质上是不一样的。
这次回到长安,他就让世人好好看看曾经被他们诋毁和妄议的豹房,是如何实现华丽转身的。
另外,朱厚照的禁猪令也给了他一些启发。
他转身对曹正淳道:“待全鱼宴结束,以朕身为‘中原王’的名义发一道圣旨,就说朕为朱(猪)而忧,特为大明颁下《禁猪令》。禁明王和大明百官杀猪,食猪,不然朱氏将为此所累,国祚不保。”
他曾经下旨贬朱元璋为明王。
朱棣登基后,他一直在忙于吞宋,未曾对朱棣有所指示。M..
现在也是时候了。
这《禁猪令》伤害不大,但侮辱性极强。
可视为他以中原王的身份对大明实施管辖。
朱棣断然不会接受。
但肯定能恶心他和大明百官一把。
另外,也能进一步炒作养猪之事。
今后鸣城之猪以高价卖入大明是完全有可能的。
曹正淳邪笑道:“老奴遵旨!陛下随便张张嘴,便足以令那明王和大明百官气得带头去吃带着膻味的猪肉了。”
“不过陛下养的猪又不带膻味,这么一对比,鸣城之猪势必会扬名天下,人尽皆知。”
赵祯听到他们这对话,忽然觉得他以前治国太死板了。
李韬仅这随意一招便能隔空管治大明,恶心大明君臣,还能助鸣城猪扬名。
可谓一石三鸟。
原来在用邪路争霸面前,他视为金科玉律的“仁”和“礼”是这般的死寂如灰,没有半点生机可言。
也许这正是李韬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把整个天下都给搅得七荤八素的原因所在。
想不佩服都不行。
原本还在为大唐之忌讳而紧张的百姓,听到这样的圣旨,恍然意识到如今的大唐早已今非昔比。
已经到了可以随意左右他国大势,以各种由头欺压他国的地步。
这都是这位正在吃鲤的李家天子带来的哇!
如此一看,忌讳算个屁!
关键还是要看皇帝是谁!
他们的胃口瞬间大开,都对食鲤充满了渴望。
李韬再次顺势而为道:“从今以后,吃鲤的忌讳将烟消云散。朕将自掏腰包,在这里连摆三天全鱼宴,孟津的百姓都可前来品尝。”
“除了红烧鲤鱼外,朕还会让厨子做糖醋鲤鱼、香辣鲤鱼、蜜汁烤鱼、鱼肉火锅等等,让你们大饱口福。”
百姓闻言,无不欢呼雀跃:“万岁!万岁!万岁!”
李韬摆摆手,示意他们安静道:“只不过朕这全鱼宴可不是白吃的。朕接下来会将孟津打造成为鲤鱼之都,你们可都要尽心竭力地养鲤,要让有人的地方都知道孟津鲤鱼,都能吃到孟津鲤鱼,而你们也因鲤鱼而过上好日子。”
“陛下圣明!”
“这哪里是什么昏君?分明是为我们着想的明君!”
“孟津有救了。咱们可不能落在双子湖后面,一定要尽快把鲤鱼给养起来。”
“放心,论及天下鲤鱼,咱们孟津说第二,没地方敢说第一。只不过因为那忌讳,它暂时消沉了而已,今日正式重见天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