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 贼帝长奔袭腹地骤起势(1 / 2)
“报……陛下,唐军开始大举进犯!”
大明边境,旌旗猎猎。
身披金甲,手按宝剑,坐在龙辇之上的朱棣不动如山。
汤和、常遇春和李文忠三大将分居两侧。
龙辇后方站着的是大明的一众将领。
此时他们皆是同仇敌忾,热血翻涌。
这注定是一场天下瞩目的双帝争锋之战。
他们没有退却的理由,更没有战败的道理。
他们的身后便是大明。
大明生死存亡在于此战。
皇帝亲临。
将士齐心。
大唐兵马就是天兵天将,他们也要将其从天上拽下来,撕得粉碎!
“哒哒哒!”
“哒哒哒!”
“哒哒哒!”
……
随着大地剧烈晃动,奋进的马蹄声响彻天地,大明将士皆是握紧了兵器,纷纷看向朱棣。
朱棣缓缓地站起身,猛地拔出佩剑,振聋发聩道:“大明雄壮,明军威武!朕与你们同在,生死在此一战!敢犯我大明者,杀!杀!杀!”
“杀!杀!杀!”
刺耳的喊杀声直冲云霄。
汤和、常遇春和李文忠各率一路大军迎战。
朱棣居后督战。
李韬直接集重兵于北境,然后大举进犯,并没有耍花招,反而让他松了一口气。
因为大明疆域广袤,有纵深。
他又是御驾亲征,能够提振将士们的士气。
李韬所率领的五十多万北方大军看似占据兵力优势,但是各国兵马混编而成,相互之间的配合肯定有问题。
只要明军能够针尖对麦芒地拖住他们。
哪怕丢失一些城池,他也能够接受。
因为大明的存亡不仅事关大明自身。
秦汉必有动静。
战事一旦拖得久了,大唐那攻打隋国的战线极有可能会生变。
到时李韬难以两下兼顾。
那么大唐可就危险了。
对了,还有西域那条战线。
说实话,如果换成是他,他是不敢三线作战的。
风险太大了。
但凡有一条战线出现差池,那么其他两条战线都会受到影响。
考虑到如今大唐兵马都铺在边境,腹部甚是空虚。
只要被一方取得突破,大唐都将面临亡国之危,功亏一篑。
当然,这又何尝不是李韬自负的表现?
他此番定要让李韬为他的自负付出惨重的代价!
撇开东部和西南方向不谈,这次他在北境投入的大军达到了四十多万。
其中有三十多万是大明精锐。
另外,他还下达了临时募兵令,强征北境六州的青壮入伍。
他没指望他们上来就形成战斗力。
也没打算将他们派往前线和唐军厮杀。
而是将不惜一切代价和大唐死战的姿态给摆了出来。
然后也拿出来打持久战的态度。
只要大明还有男儿站着,那么便会和大唐血战到底。
临时募集的青壮主要负责粮草事宜和在后方操练。
如果前线精锐伤亡太大的话,他们能够及时补充。
而且他已经做好了随时将募兵令扩充至整个大明的准备。
相信大隋的杨广会这么做。
嬴政和刘彻若是出兵的话,也有可能这么做。
说白了,大唐现在的兵力虽然快速膨胀到了一百多万,但未必就能占据兵马优势。
只要四国抱着背水一战的决心,那么大唐面对的将是数百万大军。
从这方面来说,他对这场生死大战还是颇有信心的。
双方近百万大军碰上后,战线达到了两百里。
大唐分成左、中、右三军,齐头并进。
大明也是兵分三路,一一对上。
鲜血仿佛浇灌了大地。
让土壤都变成了血红色。
天上厚厚的乌云也被绵延不绝的喊杀声给冲得不见了踪迹。
太阳显露了出来,以肆无忌惮之势炙烤着双方兵马。
唐明两国兵马打得都很辛苦,但都在咬牙坚持。
一天一夜后。
大明兵马率先扛不住攻势,且战且退。
在全线退了五六十里后,总算是稳住了阵脚。
大唐兵马见迟迟没能再取得突破,只得暂时休战。
朱棣也没有让反击,而是立即号令大军原地休整,然后召集三大将到帐中议事。
看到汤和、常遇春和李文忠皆是精神抖擞,未见疲态,朱棣很是欣慰道:“三位将军如此,我大明必胜!”
李文忠喝了一口茶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唐军没能一战将我们打趴下,那么接下来必定会陷入苦战,我们自当奉陪到底,让他们统统死在大明!”
汤和沉静道:“李韬整编的都是魏楚吴蜀的精锐,战力着实不错,再加上大唐的那些兵马装备精良,咱们能坚守在五六十里之内,实属不易。”
“不过接下来我们也不可大意,他们除了相互间配合得不是那么娴熟外,整体打得还是有声有色的。再加上他们良将众多,我们得沉住气咬住他们才行。”
常遇春也赞成:“如今大唐兵马主要集中在北境,而东部和西南分别有徐达和沐英、傅友德坐镇,吕布、赵云等人若想取得突破很难。”
“只要我们拖住了李韬,以拖待变,那么最终胜出的一定是我大明!”
朱棣端起酒杯道:“诸位爱卿辛苦了,朕以茶代酒,敬你们一杯。”
“保家卫国,为君分忧,乃是我等分内之事。”
“但这杯茶还是得喝!”
“多谢陛下!”
三人喝完茶后,也没有逗留,立即回营。
翌日,唐军再次发起猛攻。
这次虽然打了两天,但是只推进了三十多里,便又休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