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 定策(1 / 2)
唐军大营,军议帐中。
周钧端坐在上座,正在听取部下汇报着近日来的战况。
听完之后,周钧向帐中文武说道:“九门和木刀沟两场战斗,我军杀敌、俘敌近四万。这四万人,不仅是贼军精锐,而且皆是史思明的嫡系。论起首功,当推光弼。”
李光弼出列,躬身向周钧谦道:“末将不敢贪功,皆是大帅指挥有方,士卒奋勇杀敌。”
周钧摆手说道:“这两场战斗,无论谋略、胆识还是用兵,大家都有目共睹,你无需自谦。接下来,诸位商讨一下,应当如何攻下博陵这座坚城?”
郭子仪出列道:“晋武帝时,高阳国的治所就在博陵。博陵城周旋可容万人,墙高二丈,雄伟坚固,观遍河北,也是佼佼者。”
李光弼接着说道:“博陵城不仅主城坚固,而且又有镛城、瓮城等等,易守难攻,的确是个麻烦。”
周钧想了想,问道:“城中可有人心向大唐?能够策反作为内应?”
郭子仪叹道:“难,史思明当年进入博陵时,下的第一道命令,就是不受降,不俘敌,杀尽城中官员,又将自己的亲信,安置在城防之中。故而,博陵城中恐怕难以安置内应。”
周钧:“这般看来,博陵城这块硬骨头,只能拼着牙口硬啃下来了。”
郭子仪和李光弼对望了一眼,二人又不自觉撇开头,齐齐称了一声是。
站在一旁的孔攸,此时突然抬起头来,看了一眼周钧。
周钧瞧见孔攸的举动,先是一愣,接着记在心上,又向众将问起了另一件事:“房琯所率领的军队,如今到了何处?”
郭子仪说道:“房相麾下有二十万大军,如今分成东西两路,西路军已经推进至陈仓,距离长安只有三百里;东路军抵达洛交(今陕西富县),剑指潼关。”
周钧有些吃惊。
房琯出发时,说是十万大军,其实兵力不足八万,眼下军队居然扩充到了二十万之众。
又仔细听了一会儿,周钧这才明白过来,与自己麾下这种实打实的精兵路线不同,房琯讲究的是军队多多益善,二十万士卒之中,不仅有正规军,还有临时募集的新兵,甚至包括了各地的府卫和义军。
而且,李隆基对房琯寄予厚望,无论是物资还是粮草,都优先补给,甚至还将两员大将,程千里和王思礼,当做副手,派到了房琯的军中。
也正因为有了这两位副将打底,房琯在行军打仗途中,虽然偶尔有些问题,但还是一路打到了长安附近。
郭子仪又道:“外界已经盛传,房相二十万大军,从东西两边夹击长安之敌,叛军望风而逃,收复都城指日可待。”
周钧想起史书中对于房琯的评语,摇摇头,也不好当众说些什么,只能下令诸将各自备战,军议解散。
散会之后,周钧想起孔攸,便招后者入了内帐。
待孔攸入帐,周钧问道:“伯泓可有计教我?”
孔攸直接说道:“想要攻下博陵城,攸有上中下三策。”
周钧一愣。
好家伙,刚才在大帐中,郭子仪加上李光弼二人,一条计策都没想出来,孔攸却说他有三策?
周钧:“愿闻其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