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第 152 章(1 / 2)
第152章新疆-玉舞人
他们在和田县短暂休息了一天, 民丰县派来的车终于来了,是一辆八座212大吉普车,他们便收拾东西赶往民丰县。
和田距离民丰县大概是三百公里,在新疆已经算是很近了。
民丰县派来接他们的是一位叫做老莫的汉人, 听那他意思, 他们家是从山东搬迁到新疆的, 是跟着亲戚来的, 这边可以种棉花和蔬菜,说是比老家日子好一些。
这边从五十年代开始,就有内地的农民流入,有山东四川安徽的, 各地都有,来了后干农耕,种棉花水稻蔬菜,干得不错, 带动当地人也来种地。
老莫是一个豪爽的山东汉子, 一边开车一边给大家说着民丰县的各种典故,本来昏昏欲睡的大家伙, 听得终于有了精神。
初挽沉默地想着心事。
他们即将去的是民丰县,在那里会开展为期两个月的文化课培训,而在两个月后,他们便将加入尼雅遗址的挖掘中,进行实践考核。
尼雅遗址大概距离民丰县一百多公里, 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中心地域。
那个地方是历史上精绝古国所在之地, 在西汉时期, 曾经是中西交通的必经之地, 但是不知因为什么原因, 精绝古国亡国。
据说唐朝西玄奘法师经过这里,这里已经是“国久空旷,城皆荒芜”,昔日的喧嚣繁华早已经被漫漫黄沙所掩埋了。
清末民初时候,英国探险家斯坦因来到这里,疯狂攫取,将十几箱珍稀文物运送到欧洲,也算是拉开了新疆考古的序幕。
就是在那里,震撼世界,预言了中国崛起的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护臂织锦会被挖掘出来。
上辈子,这些距离自己很遥远,她也没想到,这辈子自己将作为实践考古队员的身份,加入到尼雅遗址的考核中,并且可以试探着去提前十年发现这护臂织锦。
想着这个,初挽看向窗外。
道路上萧索荒芜,风沙中的太阳让那一片沙柳变得朦胧起来,路边成片的胡杨林也被笼罩在一片黯淡的昏黄中。
路边偶尔有大卡车,上面是用旧毡布包裹住的玉石,呼啸着在吉普车旁飞过,惊起一片片黄沙。
老莫笑着说:“我们民丰县紧挨着且末县,且末县那是出玉石的地方,他们有玉矿场,每年这个时候,各地的国营玉器厂都得过来运货了,路上一天到晚都是车,开车可得提防着他们,这群人他妈的一个个开车不长眼!”
初挽这么看着的时候,便见到在那呼啸而过的大卡车后,竟然有一辆越野车,那越野车一看就是进口好车。
关键还是京牌的。
初挽乍看到,也是意外,便着实看了好几眼。
要知道,现在是1985年,虽然改革开放好几年了,但是这种进口车还是少,全国有数的那么多,如果是在北京或者上海街头看到,她丝毫不会奇怪。
任何时候都有富豪有钱人,也有港商外商,他们在大城市街头开一辆进口越野车没什么大不了的。
但这里可是新疆民丰县,是塔克拉玛干沙漠地带了,这里不乏领导干部,也不乏本先富裕起来的有钱玉石商人,但是干部十有七八坐红旗轿车坐吉普车,当地有钱商人很可能就是桑塔纳了。
这么一辆美系越野车出现在这里,实在是意外。
老莫也从后车镜看到了,骂了一句国骂:“有钱人真多,这是来我们民丰县干嘛的!”
他很快嘀咕了句:“估计是去且末买玉的。”
旁边夏成槐好奇,问了句:“那边玉石不都是走生产计划内吗,私人也可以随便买吗?”
老莫:“哪那么多生产计划内,总是有漏的,你们要想买,我回头给你们指路子。”
夏成槐:“什么路子?”
老莫笑道:“多得是,你们真要有那眼力,可以去看看赌石。”
这话一出,大家都诧异:“赌石?”
初挽也是意外,没想到现在竟然也有这种赌石?
老莫熟练地握着方向盘,笑道:“都是地下的,得偷摸过去,你们如果问别人,肯定不知道,问我就对了,我有个亲戚就在那里面摆摊,人头熟,平时我也帮衬着给他开拖拉机送货,所以我知道。”
老莫提起这个,很有些得意:“你们要是想去,到时候我带着去,不用
怕,有我罩着你们呢!”
夏成槐很感兴趣的样子:“回头你给我们指指路,我们过去看看!”
他觉得自己眼力好,说不定能捞到好东西。
**************
吉普车终于抵达民丰县时,天已经傍晚了,这时节在北京天气还很热,但是在这里,到了傍晚时候,已经是寒风凛冽,初挽便披上了棉大衣,裹得严严实实的,只露出一个脑袋。
几个人累得简直想当场趴在那里,夏成槐差点想哭:“这一路走来太遭罪了!”
他们这次培训班的宿舍是以前知识青年再教育的宿舍,据说当时和田七个县分别接受了各系统的知识青年,民丰县接受的是和田财贸系统的知青,他们在这里建了宿舍和食堂,除此还有仓库和篮球场。
初挽一行五个人,被分配到了三个宿舍中,四个男同志两人一间,初挽单独一间,宋卫国留了个心眼,让初挽住中间那一间:“这样稳妥一些。”
初挽知道他的意思,自然感念他的细心和照料。
宿舍是平房,和当地房子一样,用红柳做架,外面涂上一层黄泥,窗户开在屋顶。
宿舍外面就是旱厕和猪圈,一股子臭味,而旱厕往前便是这次培训的教室了。
条件自然很艰苦,不过好在这一路六七天的奔波,大家已经多少接受现实了,每个人心里都是麻木的。
晚上时候,大家和其它培训队员见面,组织的同志给熬了奶茶,切了甜瓜,馏了馍馍,让大家边吃边聊。
大家彼此介绍了下,坐在一起喝着奶茶,吃着馍馍,谈笑风生。
这个时候,经历了一路劳顿的大家伙才感觉到一些考古的文化氛围。
培训老师大致介绍了这次的培训情况、
初挽留意了下,别看这里是鸟不拉屎的荒凉地方,不过师资力量雄厚,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的主任以及几个很有实力的教授都在,京大的黄教授因为最近正在丰田进行挖掘工作,他便成为这次田野考古课的主讲。
总之,这么偏远的边陲小镇,大家嘴里吃着沙子,一脸灰扑扑的,却要接受中国最顶尖考古专家的培训,要接触考古前沿阵地了。
到了这个时候,大家都振奋起来,一路的奔波仿佛也值了。
第二天,民丰公安局的一位同志特意过来,说是受朋友的托看顾下初挽,让她有什么事不用客气,初挽自然感激不尽,把自己从北京拿来的打火机也送给他,对方倒是不好意思起来,感激得很。
开班仪式后,大家稍做了解,便开始进行文化课的讲解,文化课历时两个月,主要是《田野考古概论》、《田野考古工作规程》和《考古工作手册》等的学习。
这些学习内容都是初挽以前大概知道操作,但是却又没详细接触过的理论,比如田野考古的工作程序,考古调查的种类,考古勘探的工作思路,也包括物探和摄影等技术。
这课程自然是紧锣密鼓的,学业压力不小,而且这么疯狂学习后,两个月时间就要被拉到挖掘县城进行实践,还要有实践任务,这么一来,大家上课都是疯狂记笔记,下课后也都在努力用功。
至于之前计划的可以在新疆附近玩玩,基本泡汤了,根本没那心思,也没那条件,这里根本不是旅游的地方,就是遭罪的地,哪里也不敢去,哪里也不能去。
如此紧锣密鼓了大概两三周后,大家总算适应了这个节奏,这天老莫说可以带他们去附近的巴扎走走。
巴扎是集市的意思,老莫说附近有一个大巴扎。
大家这个时候多少缓过来一些,也就有了兴趣,五个人一起跟着老莫过去当地的巴扎。
这巴扎上也有房子,都是低矮破旧的平房,依然是涂着黄泥,屋顶上垂下来一些细长的杂草,屋檐上用红油漆歪歪扭扭地写着一行新疆字,老莫说那是拌面的意思。
这边农贸市场前来赶集的都是当地人,牵着驴子,男的戴着新疆花帽,女的裹着花头巾,拖家带口的,皮肤黑黝黝发亮。
巴扎上热火朝天,三五成群的,到处是叫卖声,地摊上有当地的陶罐,新疆花帽
,也有小伙子推着板车卖牛骨头,以及一些当地特色的吃食。
老莫指着旁边油光锃亮的老木桌说,那上面的面饼叫库买西,这个和馕差不多,不过没花纹,也不放皮牙子,这种库买西是放在埋在烧热的沙子中的,埋进去一会就能吃了。
正说着,那边正好有一位老阿妈正从沙子里往外扒,看上去热气腾腾的,旁边驴车上有维族小孩趴在那里,大口大口地咬着一个库买西,吃得津津有味。大家都有了食欲,便要了这库买西来吃,味道还不错。
老莫又带着大家去喝了一种汤,据说是用当地的肉苁蓉和羊肉炖出来的,初挽尝了几口,就爱上这味道了。
也许是周围的黄沙和荒凉让这美味显得更加珍稀,初挽觉得自己这辈子没喝过这么鲜美的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