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此消彼长(1 / 2)
第407章 此消彼长
尚书台,小会议厅。
御史台,廷尉,六曹尚书,外加以应劭为首其他四州州牧、此时,不约而同的抬起头,看向侧门。
首先走进来的司马防,而后是刘岱、刘繇兄弟,三人的神情十分不好,如同铁凝,眼神中难掩慌乱,不敢与人对视。
众人仿佛察觉到了什么,悄悄对视,却没人说话。
左仆射先后出去,而后是那四州州牧、刺史,接着是宫里来人,丞相离开,这一连串的变化,无声的预示着发生了某种大事!
从司马防,刘岱、刘繇两兄弟的表情上更加得到印证!
司马懿,卢毓分别跪坐在丞相座位的两边,躬身低头作恭谨状,实则也是耳听八方,目观六路。
司马懿看到了他父亲的表情,心里咯噔一声,预感不好,悄悄抬头,望向他祖父司马儁。
司马儁抱着拐,低着头,仿佛睡着了一样。以往时不时的咳嗽声,这会儿也没了。
刘协,王朗等人都注意到何颙没有出现,神情微微异样。
这位并州牧,是右仆射荀攸的至交,出自何进大将军府,与荀攸一同得到圣眷,几年前接替卢植,成为并州牧,扛起了在并州推行‘新政’的大旗。
而并州一直以来,是推行‘新政’最为卖力的地方,也是‘新政’的风向标,众多‘新政’的经验来自于并州。
是以,何颙在朝廷里颇受瞩目,加上身为‘颍川党’的关系,一直以来都传言他步入尚书台只是时间问题。
何颙没有出现。
刘协,王朗等人没有认为何颙在与尚书台那三位密议什么,从司马防,刘岱、刘繇三人的表情,他们有着强烈不安的预感。
吴景,皇甫坚寿,陈宫等人也有所察觉,目不转睛的注视着那道平静的侧门。
脚步声响起,两道人影迅速步入众人的眼帘。
——钟繇,荀攸。
钟繇惯常严肃色,看不出什么多余的表情。
而荀攸沉着脸,掩藏着难以掩藏的怒色。
众人心中的不安更加强烈,小会议厅也更加安静,在观察荀攸、钟繇表情的同时,也在不断扫过侧门,等待荀彧。
不多时,荀彧手拿着一道文书走了进来,神色如常,脚步从容。
不知道为什么,一众人看着熟悉的年轻丞相,忽然心里涌出了一种莫名的陌生感。
这位丞相行事平稳,待人温和,寡言少语,做事平平正正,做人也平平淡淡。
没有犯过错,也没有什么突出功绩。
甚至有很多人将他与前任的‘无为丞相’杨彪相比,认为他只是会‘阿谀奉承’,并没有本质区别。
但是就在刚才那么一瞬间,他们突然发现,这个年轻的丞相,有点陌生,还没有那么熟悉与了解。
荀彧坐下后,没有什么客套之词,在众目审视之下,迎面而上,道:“并州牧何颙,身体不适,自认不能担当重任,请辞并州牧,本相再三挽留不得,只能奏请陛下御准。”
小会议室内,刹那间,静的落针可闻!
何颙,可是‘颍川党’的的元老,地位上,仅次于眼前的三人,是‘颍川党’在地方的表标志性人物,所有人都在等着他归京,入尚书台!
这就辞官了?
司马儁不知道什么时候睁开双眼,静静的观察荀彧一阵,慢慢又闭了回去。
其他人心惊之余,瞥了眼脸色沉肃的司马防,刘岱、刘繇,哪里还不明白,荀彧说的‘身体不适’,只是借口,根本原因,还是何颙反对尚书台拟定的‘建安五年施政纲要’,遭到了罢黜!
‘好狠的一刀啊……’吴景冷眼旁观,看的分明,不由得心惊肉跳。
他猜到‘颍川党’会有立威之举,可万万没想到,居然是拿何颙来开刀!
何颙被罢,说明尚书台的意志已经无比坚决,不可撼动了。
陈宫,皇甫坚寿等人似乎有所预料,并未出声。
应劭等四州州牧、刺史神情有些异样,似欲言又止,最终并没有接这个话茬。
一旁的钟繇,明显的感觉到,小会议厅里之前那种躁动不安的情绪已消失不见,这些同僚们,一举一动,开始有了某种恭谨的表示。
不止钟繇发现了,荀攸居高临下的俯视,将一些人的神情动作尽收眼底,心里怒火更多。
牺牲掉了何颙,才换来这些人的‘识趣’吗?
荀彧始终没有什么情绪,一如既往的坐在那,道:“经尚书台商议,奏请陛下御准,洛阳府尹陈宫调任工曹尚书,经工曹尚书吴景推荐,原洛阳令周异升任洛阳府尹。工曹尚书吴景,调任并州牧。”
陈宫一怔,他还不知道这个事!
可旋即,他想起了,久违逢面的左栗。
昨天夜里,他突然在宫门口,偶遇到左栗,那张白色脸上,是诡异莫名的笑容。
‘这是什么意思?’陈宫暗自惊疑,不知道是否是左栗在其中有所涉及。
他厌恶左栗,厌恶阉宦,一点都不想沾染!
想到这里,陈宫对于这个任命,从心底起了恶心感。
但他没有出声,现在不是时候。
吴景也是一怔,他是推荐过周异,可不是洛阳府尹啊!
周异是什么人,虽说周家也风光过,作为袁家的门生,尤其是袁氏当朝的时候。
可袁氏伏诛后,周异被被罢官,随后投奔关系密切的蔡邕、孙坚,最终还是没能再次入仕,带着儿子周瑜东奔西走,颠沛流离。
这转身之间,周异就悄然而上,成为洛阳府尹了?
洛阳府尹与过去的司隶校尉简直相当,在朝廷里地位凸显,甚至有人将洛阳府尹与六曹尚书并列而论,只要擢升,直指尚书台!
‘是他又攀上了蔡邕吗?’吴景心里猜测不断。
前几年,蔡邕触怒了刘辩,遭遇了仕途上的致命打击,至今只能窝在东观修书。
可随着宫里大外甥地位的攀升,蔡邕的影响力无声的随风见长。
要是蔡邕从背后出力,也不无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