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水稻(介绍华夏粮食发展,不喜勿订)(1 / 2)
“怎么,你们不信。”看着眼前所有人都是满脸难以置信的神情,段简问道。
对于周兴等人的不相信,段简是可以理解的,即使和普通人比起来,周兴等人已经算是这个时代颇为有见识的人才了,可相对来说,许多后世小孩子都知道的事情,对于他们来说,就是难以理解的天方夜谭了。
只需要一点点的种子,就能够产出二十倍以上的稻谷,对于一直以来从来没有高产作物的华夏之地来说,就像是在说笑话一样。
自从三皇五帝到改革开放,华夏一直是一个以农为本的国度,即使是元,清这些异族入住中原时期,这种习性从没有改变,让人感到欣慰的是,华夏百姓是幸运的,华夏之地物产丰富,在人口没有达到饱和的时候,人们往往能够建立起相对稳定的王朝,类似于夏,商就是这种情况,至于周朝,也是当权者自己找死,要不然也不会有后来春秋战国的诸侯混战了。
可惜的是,华夏百姓又是不幸的,华夏之地虽然物产丰富,可相对来说却没有什么高产的作物,像是后世世界上最广泛的玉米,土豆,红薯,和高产水稻,华夏之地一种都没有,三皇五帝到战国之前的一两千年时间里面,华夏百姓种植的大多是产量低微,相对来说比较粗糙的五谷。
当然了,这种情况是建立在人口没有达到饱和之前的情况的,从西汉末期开始,随着社会的相对稳定,人口有所增长,居然达到了罕见是五千万人口,这五千万人口和现在比起来,连零头都不够,可对于当时相对落后的生产水平来说,已经是相当多了。
人多了,地却少了,因为当时的人口主要集中在北方也就关中和中原之地,所以导致这些地方土地不足,在加上富豪大户的土地兼并,社会渐渐升起了动乱,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低产的五谷已经不足以满足日渐增多的人群,这个时候迫切的需要一种高产的粮食用来替代原本的五谷。
这个时候,麦子进入到一些人的眼中,其实麦子也算是华夏的本土产物了,从人们还不懂种植时候起,就有原始人采集麦子进行食用,可惜的是,麦子虽然相对原本的五谷产量有所增加,却没有很好的得到人们的认可,因为,当时的人们认为‘吃什么补什么’,相对于卖相不好的麦子来说,一直以小米为食的北方人,相当难以接受。
也正是这样,小麦在中国就处于这种不受待见的‘后娘养的地位’,并没有真正成为华夏百姓的主食,自此之后,中国一直处于分分合合,从西汉之后,到唐朝前期,不算南北朝的话,中国在短短几百年时间里面,居然产生了五六个大时代,如果将相对混乱几百年的南北朝时期算上的话,平均下来,居然是数十年就会进行一次改朝换代,现在想想,下巴也有些合不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