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1 乌勒登(1 / 2)
枪炮声延绵不绝,硝烟弥漫着整个战场。原本是一个万物复苏的春天,但是死亡却不断在这片土地上演。
战壕中倒着横七竖八的士兵尸体,被燃烧残缺的军旗无声地躺在地面上,一个皮质军靴踩在了上面,军靴的主人甚至都没有看到这面军旗。
“愚蠢的奥地利人。”乌勒登鄙视地瞧着那些奥地利士兵的尸体。
在刚刚结束的战斗中,乌勒登率领着清军一个师,击败了奥地利波西米亚军团和匈牙利军团超过五万军力,取得了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更关键的是,乌勒登为清军继续南下布拉格,打开了一个通首发
乌勒登今年二十二岁,年轻的过分。他出生在哈萨克斯坦,也就是说他的母亲是在当年逃亡的路上生的他。乌勒登的父亲只不过是当年京师八旗的一个没什么地位的小兵,战死在了京师。母亲是跟着当时逃亡的大部队而来的,在逃亡的路上生了他。当时费扬古对于任何怀孕和生子的满洲婆娘都特别在意,不仅派人好好照顾,而且还给她们发钱。乌勒登的母亲和他自己都对乾隆爷特别感念。满人就学都是免费的,乌勒登也算聪明,很快就脱颖而出,被选拔进入卫军八旗,年仅二十二岁就成了师长。
当然这种情况其实在以前的满清也不罕见,只不过一般年纪轻轻能统领大军的,往往都是身份地位很高的爱新觉罗家,或者功臣世家的子嗣。乌勒登只不过是一个普通满人家的孩子。
不过现在的西清帝国之内,满洲人极为稀少了,每一个满洲人都被当成是宝贝。几乎每一个成长起来的满洲人,都被送入卫军八旗作为军官培养。
在西清灭掉普鲁士之后,清军几乎没有任何停歇,反而是后续补充了更多的师。
最早卫军八旗是使用类似晚清新军的编制,不过后续费扬古不断改革清军,使其变得更像是大明军队了,镇这个明显带有防御特征的建制被改为了师,协标营队排棚这些名字倒是还在保留。八旗作为一种改良式的军民融合的社会组织制度,也在发扬光大。
现在禁旅八旗和卫军八旗的分野已经不再清晰了,费扬古也不再需要担心俄罗斯人、哈萨克人乃至罗马尼亚人、保加利亚人这些民族的忠诚度,所以哪怕是他的两黄旗御林军之中,现在都已经有其他民族的人了。
西清军队的构成其实也非常有意思,就以乌勒登率领的这个师为例,他的师下面有两个协,以及一些师属部队。整个师共有8个标,分别是1个满洲标、4个俄罗斯标、一个哈萨克标、一个哥萨克标和一个鞑靼标。由于很多士兵可能并不能很好地通用大清国语,所以他们一般是以民族编成一个团级建制的,也就是标。这些标的标长全都会中文,所以他们来师部开会也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清军中也有一些混编的标,是这里面的官兵能够互相理解,但是清军的混编工作并不顺利,这些混编标明显不如“纯种标”战斗力更强。
值得一提的还有,所谓的满洲标其实里面并不一定全都是满洲人,因为当时少量的汉人(奸)也跟着费扬古出逃了,加上当初八万新军其实里面也是汉人居多,后来这些人全被算成了满洲人。
新军和新军后代是对费扬古最忠诚的力量,他不可能再单独让他们成为什么汉军,这听上去过于错乱了。只不过新军后代八成以上都是欧亚混血,所以哪怕现在的满洲标里,都有很多高眉深目的年轻士兵。
一名长相极为英俊的俄罗斯副官走到了乌勒登的跟前:“师长,司令部下达的新指令,要求我们配合二军团和八军团攻打布拉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