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修真小说 >轮回开端 > 第十二卷 第八十章 宰相成州官 何苦来由

第十二卷 第八十章 宰相成州官 何苦来由(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在赵煦贬斥苏轼之时,朝中执政的都是高太后任用的旧臣,自然不会眼睁睁看着反对变法派,被赵煦一个个的罢免贬斥。

翰林学士范祖禹上奏道:“先太皇太后以大公至正为心,罢王安石、吕惠卿新法而行祖宗旧政,故社稷危而复安,人心离而复合。”

“及至辽主亦与宰相议曰:‘南朝遵行仁宗政事,可敕燕京留守,使边吏约束,无生事’,陛下观敌国之情如此,则大宋人心可知,今陛下亲万机,小人必欲有所动摇,而怀利者亦皆观望。”

“臣愿陛下念祖宗之艰难,先太皇太后之勤劳,痛心疾首,以听用小人为刻骨之戒,守天祐之政,当坚如金石,重如山岳,使宋辽一心,归于至正,则天下幸甚。”

赵煦越看越怒,这话的意思是,高太后行仁宗旧法,辽国就不敢轻举妄动,擅用刀兵,他一亲政,若有变化,辽国便会来犯。

其隐意是说,若他坚持推行新法,导致辽国来犯,狼烟四起,他便是大宋的罪人,这些腐儒的思维何其可笑?

当下把奏章往案上一抛,道:“‘痛心疾首,以听用小人为刻骨之戒’,这两句话说得不错,但不知谁是君子,谁是小人?”

范祖禹垂首道:“陛下明察,太皇太后听政之初,宋辽臣民上书者以万数,都说政令不便,苦害百姓。”

“太皇太后顺依天下民心,遂改其法,变法之人既有罪当逐,陛下与太皇太后亦顺民心而逐之,这些被逐的臣子,便是小人了。”

赵煦冷笑道:“那是太皇太后斥逐的,跟朕又有什么干系?朕可从来没开过这个口,另,你口中的‘臣民’,真的是指大宋平民百姓么?还是说,只有那些士族地主,才是大宋臣民?”

“……”

范祖禹无言以对,便在此时,内侍送进一封奏章,字迹肥腴挺拔,署名苏轼。

赵煦淡淡道:“苏大胡子倒写得一手好字,却不知胡说些什么。”

打开奏章,只见上面写道:“臣日侍帷幄,方当戍边,顾不得一见而行,况陛下疏远微臣,欲求自通,难矣。”

赵煦冷笑道:“朕就是不想看见你,所以你还是滚得越远越好,省得朕见着了心烦。”

接着又看下去,“然臣不敢以不得对之故不效愚忠,古之圣人将有为也,必先处晦而观明,处静而观动,则万物之物毕陈于前,陛下圣智绝人,春秋鼎盛……”

赵煦微微一笑,心道:“这大胡子挺滑头,倒会拍马屁,说朕‘圣智绝人’,不过他又说朕‘春秋鼎盛’,那是说朕年轻,年轻就不懂事。”

接下去又看:“臣愿虚心循理,一切未有所为,默观庶事之利害与群臣之邪正,以三年为期,俟得其实,然后应而作,使既作之后,天下无恨,陛下亦无悔。”

“由是观之,陛下之有为,惟忧太早,不患稍迟,亦已明矣,臣恐急进好利之臣,辄劝陛下轻有改变,故进此说,敢望陛下留神,社稷宗庙之福,天下幸甚。”

赵煦阅罢奏章,心下暗想:“人人都说苏大胡子是个聪明绝顶的才子,果然名不虚传。”

“他情知朕决意绍述先帝,复行新法,便不来阻挠,只是劝朕延缓三年,哼,什么‘使既作之后,天下无恨,陛下亦无悔’,他话是说得婉转,意思还不是一样?”

“说朕倘若急功近利,躁进大干,不但天下有恨,朕自己亦当有悔,可他哪里知道,大治之前必有大乱,大乱之后方能大治。”

“段兄所授之策,实乃浴火重生之策,根本就无转圜余地,要么站在士族权贵这边,要么站在天下万民这边,只能二选其一。”

“若站在士族权贵立场,那我当皇帝,于天下万民何益?最后多半只能如段兄所言那般,百姓民不聊生,最终揭竿而起,推翻我朝。”

“而一旦决定站在百姓立场,那么与士族权贵的冲突便在所难免,别说三年,就是三十年,也改变不了什么,故而苏大胡子此议,纯属废话。”

心下想得通透,赵煦便不愿再与群臣啰嗦,拂袖退朝。

五日后再行上朝,范祖禹又上奏章:“煦宁之初,王安石、吕惠卿造立三新法,悉变祖宗之政,多引小人以误国。”

“助旧之臣屏弃不用,忠正之士相继远引,又用兵开边,结怨外夷,天下愁苦,百姓流徙。”

赵煦看到这里,怒气渐盛,心道:“你骂的是王安石、吕惠卿,其实还不是在骂父皇?”

又看下去:“蔡确连起大狱,王韶创取熙河,章惇开五溪,沈起扰交管,沈括等兴造西事,兵民死伤者不下二十万,先帝临朝悼悔,谓朝廷不得不任其咎……”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