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3.三哥想创业(1 / 2)
<a href"https:"><font coorred size4><font><a>
“小远,你说我开个餐馆怎么样?”
酒至半酣时,三哥突然开口问道。
周方远被问的一愣,下意识点点头,“没问题啊,这事儿你问我干什么,你想开就开啊。”
又不是没钱,三哥现在也是身家过亿的人物了,开个餐馆而已,根本不叫事儿。
“当然要问问你了,因为我不准备在国内开,我想把餐馆开到国外,开到米国去。”
三哥放下酒杯,很认真的说道。
周方远的眉头皱了起来。
“外国?米国?三哥你怎么想把餐馆开到国外去?”
“没什么。”
三哥咂咂嘴,“前段时间我不是去了趟米国嘛”
因为三哥现在依旧是远方科技的总经理,因为一些业务上的需求,三哥之前去过一次米国。
只不过和周方远不是一个时间,所以两人没能在米国碰面。
三哥解释,他在米国的时候,怎么也吃不惯那里的西餐,所以抽空跑出去吃了顿中餐,结果他明明表示自己要吃正宗中餐,结果餐馆大厨做出来的东西,依旧是那种改良过的中餐让他别提多难受了。而且难受的还不止他自己,当时他所在的餐馆,有好几个从国内出来不久,吃不惯西餐的国人。结果大家吃的都是改良版中餐,一个个都吃得满脸纠结。
三哥对那一餐饭很不满,回到住的地方后,就升起了在国外开餐馆的想法。
一家专做正宗中餐的餐馆。
这个想法一出现就压不下去,愈演愈烈间,他以及忍不住想要把餐馆开起来了。
之所以一直推迟到现在还没动静,只要还是想要听听周方远的建议和意见。
其实中餐在全球范围内,改良的样式有很多,有的很成功,有的也很失败,不过不管怎么说,在当地能存活下来的中餐,基本上当地人都是能接受的。
周方远这两年也满世界飞,吃过的改良中餐比三哥可多得多了。
先来说说邻近的扶桑,他们管中餐叫中华料理,大多数扶桑人都喜欢吃中华料理,认为其做法独特,而且味道浓郁。但是很多扶桑人,大多也只能说出几种中餐的名字,比如麻婆豆腐、担担面等。这些只是中餐的九牛一毛,而且很多有地方特色菜的国人估计也不会太吃这些菜,陕北油泼辣子不香吗?潮汕牛肉火锅不香吗?
所以,日式的中华料理就那么几种,并且是改良版的,因为大多数扶桑人吃不了太辣的,所以川味的饭菜不可能按照国内的做法,甚至会根据扶桑人的喜好变成甜味儿。这就是为什么扶桑人说爱吃中华料理,但是来了国内后大多数说吃不惯中式饭菜,重油重辣比比皆是。扶桑人这才明白原来华夏人不都吃麻婆豆腐,也没听说过天津饭。
再来聊聊比较远的国度,如果说扶桑人和国人的饮食文化还有些相似,那么欧洲人的饮食文化就是另一个体系。欧洲人很少炒菜,基本都是以面包,意面等为主食,配上肉类或者大虾等海鲜,蔬菜基本都是沙拉,生吃的。所以很多欧洲人认为中式的烹饪方法很独特,简直就是一种精美的技巧。但是欧洲人也吃不了辣,很多菜品都改成了甜味,而且特别甜,欧洲人对甜食的执着,大家可以尝一块他们当地的甜点就知道了,国人只能一个字形容就是“腻”。
前面漏了一种欧洲人的主食,那就是土豆。土豆是他们神奇的主食,可以在餐前吃,可以在餐后吃,可以烤,可以做成各种形状煎,也可以做成土豆泥。对土豆的热爱德国人最强烈,甚至在德国看过一本书专门介绍土豆的500种做法。
而在欧洲中式美食也是比较贵的菜品,大多是国人开设的,但是根据欧洲人口味调整后,大多是菜品已经面目全非,很难辨认了。比如,一道宫保鸡丁,居然是平时23倍鸡丁的大小,有点类似于普通红烧肉的大小,咱们国人肯定认为这种大块肉不入味,而里面也没有放花生米,葱段,辣椒,而是用菠萝块一起炒,浇上浓浓的酸甜口味酱汁,一口下去,只能把厨师叫来问问是不是别的桌菜上错了。
米国的中餐又和欧洲不一样,因为米国有更多的全球各地来的人,所以对口味要求就很高。中餐馆在这里不仅仅是提供给国人吃的,还有很多外国人十分喜爱,并且内脏、重辣都没问题。甚至曾经看到过一集中餐馆的炒饭师傅是一位黑人兄弟。技术娴熟,完全不亚于我们国内某知名蓝字学校出来的厨师。
所以基本在米国可以吃到各种各样的中式美食,并且味道比较正宗。只是米国的中餐消费也不低,大概一盘炒饭也得9美元,折合人民币将近60元,这在国内绝对是活不过前三集的餐馆。当然了,米国更多的还是不正宗的中餐,比如说生活大爆炸里经常出现的中餐,基本上都属于那种不正宗的中餐。
而国内的中餐其实在继承了传统菜肴外,也在不断开发创意菜,比如一些食材的烹饪手法甚至融入了西式的做法,所以,即便是在国内,要想找一些正宗的餐馆也是要像当地人打听或者网上搜索的。比如,在羊城想要吃一顿正宗的早茶,除了去一些名气大的连锁店,很多小餐馆也十分不错的,但是外来人为了避免吃得不地道,往往会选择一些名气大但是当地人“白眼”的餐馆。
所以周方远见得多了,反而觉得没什么奇特的。但三哥出国次数少,乍一迟到改良版中餐无法接受也是正常的,想要做些什么也能理解。
只是,在国外开中餐馆可不容易啊。
周方远和麦克以前就在闲聊的时候说起过这个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