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8章 共克时坚 七 自力更生(1 / 2)
1270年,5月22日,登州,招远县。
即墨、莱西、招远这三县大致位于同一条经线上,贯通胶东半岛南北。旧时代,这三地虽然南北相映,但中途受大沽河阻隔,又没有可靠道路,因此相互之间的联系不算紧密。直到东海商社兴起,大兴土木,修建道路将南北连接起来,三地才逐渐连接成串。如今正在修建的东蓬铁路上,这三县也是三个主要节点。
招远县北的界河上,一座大桥拔地而起,将最新的从南边修过来的铁路向北延伸了过去。这条铁路将先沿着界河向西北海岸的方向前进,等出了山区之后再折向东北,一直修到蓬莱去,将山东半岛南北两个端点彻底地联通起来。
本来这条铁路的修建进度并未有这么快,但是旱灾使得大量农民颗粒无收,只得进城打工求个活路,因此就为铁路工程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而全体大会也适时批下大笔的资金,因此才使得工程陡然加速。
实际上现在修建的窄轨铁路承重和运营速度标准很低,工程量并不算大,只要夯好地基,再铺上道砟、枕木、铁轨即可,铁轨和枕木甚至可以在工厂就预先固定在一起,运过来直接铺在地上就行了。最大的难题其实是如何把这天量的建筑材料从工厂运到工地上,但这个难题又可以被铁路本身解决在铁路网初步成型的现在,数百吨的材料可以在一天内从产地送到工地,相比几年前只能用载重量一吨的马车一点点拖的状况简直是天壤之别。所以说,有了基础的工业和路网之后,铺设速度是成几何级数上升的,修路队真的发威的话,一天修出去一公里的铁路是毫无问题。这还是管委会怕干得太快出现质量问题留下后患,才特意要求交通部慢工出细活,保质保量保寿命,把速度慢了下来,不然现在说不定都到蓬莱了。
把新增劳动力聚集起来修铁路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提供饮食很方便,直接顺着铁路送过来就好了,运输成本很低。不然,要是他们散布在交通不便的地方干活的话,还得派马车给送过去,而马本身又会消耗不少珍贵的粮食,那成本可就又上去一大截了。平时可能无所谓,但在这粮荒的非常时期,任何一点能节省下来的粮食可都是非常重要的。
而现在太阳高挂,天气炎热,界河北边的修路工地上又到了吃饭的正午时分,工人们排起了长队,捧着饭碗领起饭来。大多数人领到这珍贵的饭食都是很感激的,但也有些人前几年过惯了好日子,挑三拣四起来。
“怎么又是大米饭啊,吃了肚里空空的,总觉得吃不饱。”
一个年轻的筑路工领到午饭后,就对着里面的内容抱怨了起来以一般的标准评价,这一大碗饭以米饭打底,上面浇了一勺土豆、鱼酱和豆子混烧成的浓汤,还放了几块腌菜,实在是不算寒酸了。不过这个来自掖县的小伙子之前吃惯了面食,对大米很不习惯,因此下意识嘟囔了出来。
正在餐台后面转悠的中年胖大厨凑巧听到了,立刻瞪眼道:“哈?有大米饭吃还不行?现在的娃可真是惯了一身毛病出来啊!当年老子逃荒的时候,别人就是扔块土坷垃都得给磕三个头,你还敢挑三拣四了?要不,你这就放下饭碗,去别家买白面馍馍吃吧!”
大厨是东海商社的老资格劳工了,当年也是一路逃荒到了即墨县才被商社收留,可是真正受过苦的。在他看来,这些因旱灾而出来打工的筑路工人哪里是在吃苦啊,卖卖力气就有白饭吃,还有帐篷睡觉,明明是在享福好不好?现在看到居然有人身在福中不知福,他那可真是恼了,差点就要撵人了。
这时,排在后面的工人也起哄了起来,年轻人只得认怂,带着饭碗灰溜溜地跑了。下一人生怕惹恼了食神,赶紧堆笑把碗递了过来。
“唉,时代变了啊。”大厨见秩序恢复,摇头叹气回了伙房后面,端出一份肥美的进口腌鲑鱼享用了起来,一边咂巴着嘴一边感叹,“真是一代不如一代,越来越不能吃苦了啊。”
5月23日,平度县。
平度县位于大泽山北,当年一度是山河防线的重要节点,地广人稀。后来边境成了腹地,平度县也渐渐多了人气,日益兴旺起来。平度境内平原广阔、农业发达,还有不少社营农场。如今东海大旱,平度人民的生计也受到了很大影响,不过在一些农场中,员工却格外忙碌起来。
“四百三十二公斤很好,折合亩产都快两吨了!”
一堆新挖出来的土豆正在过秤,当结果出来之后,张国庆笑开了花。
这里是农业部直属的一片实验农场,众多先进农业技术在此首先实验应用,由于有水源保证,即使在大旱的现在依然有着不错的收成。
现在刚收获的这块实验田,就是一块施用了复合化肥的田地。
东海商社现在能生产全部的氮磷钾三种主要肥料了,其中氮肥主要是氨水及进一步反应得到的硝酸铵,磷肥来自于从南海挖回来的鸟粪石以及在连云郡发现的磷矿,而钾肥来自于海草烧制的草木灰和新发现的泰山钾盐矿。目前这些肥料价格高昂,难以普及,只在小范围内试用,这处实验田就是其中之一。
东海人带来的土豆本来就是后世多年培育出的良种,现在有了充足的肥料,又经过悉心的照料,自然就能收获出远超一般水平的产量。旁边农场职工一边挖着一边感叹,种了十年土豆就没见过这么多的,可真是了不得。
不过欣慰过后,张国庆又摇了摇头:“唉,好是好,不过氮肥太贵,没法推广。走,再去七号田看看吧。”